发了那么多消息,为什么没人理?

很多人在用Telegram做引流,但始终有个疑问: 问题的根源很可能是你没筛活跃号!

一个Telegram账号,注册了≠活跃。 真正有转化潜力的用户,必须具备以下特征:有头像、有用户名、加入多个群、定期发言或在线。 这篇文章就带你一步步搞清楚——怎么精准识别这些“有用的号”。

📌 什么样的账号算活跃号?

我们通常从以下几个维度判断Telegram用户是否活跃:

  • ✅ 头像 + 用户名(至少设置了基础资料)
  • 📅 最近上线时间(例如:within a week)
  • 💬 是否加入多个群组
  • ✍ 是否在群组中频繁互动/发言
  • 📍 是否设置了状态或个人简介

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一些自动化脚本或数据抓取工具来识别,当然也可以借助第三方服务实现批量检测。

🛠 活跃号识别常用工具有哪些?

  • 🔎 群组爬虫(导出群内用户信息,包含活跃状态)
  • 📊 活跃度评分系统(按互动次数、在线频率打分)
  • 📤 数据导出+分组工具(按国家/语言/是否活跃分层)

筛选完毕后,你可以保留高分段用户作为核心推送对象,其余的延后跟进甚至直接放弃,节省大量时间。

📋 标准识别流程推荐

  1. 👥 加入或采集目标群组
  2. 🗃 导出群成员数据(UID、用户名、头像、状态等)
  3. 🎯 设置活跃筛选条件(如近7天上线、有头像等)
  4. 🏷 打标签:活跃、半活跃、沉默用户
  5. 📈 分批投放信息,提高回应率

实际测试中,这种筛选后再发送的策略,消息阅读率提升了2.4倍,客户响应也更快。

💡 实用小技巧

  • 👀 有头像+状态的用户,通常更乐于互动
  • 🧩 多次出现在不同群组的人,说明活跃度较高
  • 📉 无用户名、头像、简介的号大概率是僵尸或挂机号

✅ 总结

Telegram营销不能盲投,只有识别出真正的“活跃号”才能提高转化效率。 你不需要加10000个用户,只要找出那1%真的在线并愿意互动的人,这才是营销的关键。